
目的:探討特應(yīng)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與腸道菌群、AD誘發(fā)焦慮抑郁行為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并評估低聚甘露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s,MOS)通過調(diào)節(jié)菌群和短鏈脂肪酸治療AD的潛力。方法:用2,4-二硝基氟苯誘導(dǎo)雌性昆明小鼠AD癥狀,每天口服MOS,共14 d。造模第6天和第11天記錄小鼠瘙癢次數(shù),在小鼠解剖后測量表皮厚度、肥大細胞浸潤情況及血清中炎癥因子水平。此外對腦部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等神經(jīng)遞質(zhì)水平進行檢測,并對糞便中的腸道菌群豐度和短鏈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進行分析。結(jié)果:MOS可以通過降低炎癥因子水平顯著減輕AD癥狀,這反映在AD小鼠抓撓次數(shù)、表皮厚度、肥大細胞和炎癥因子含量的顯著下降。MOS干預(yù)能夠上調(diào)5-HT和NE等神經(jīng)遞質(zhì)表達,從而改善AD小鼠焦慮和抑郁行為。此外,與AD組相比,MOS干預(yù)可以增加小鼠腸道微生物群的豐度,特別是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和克雷伯氏菌等有益菌。同時,這些有益菌顯著提高了AD小鼠糞便中SCFAs的含量,尤其是丙酸的含量。相關(guān)性分析表明,AD的改善與SCFAs水平和某些腸道微生物的增殖呈正相關(guān)。結(jié)論:MOS干預(yù)可能為治療AD及其誘發(fā)的心理合并癥提供一種新的方法。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