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基于宏基因組學技術不同地區(qū)蛋源表面微生物的比較
來源:食品科學網(wǎng) 閱讀量: 234 發(fā)表時間: 2021-07-13
作者: 李俠,溫佳奇,王秀娟,宋雨奇,代偉長,王玉華
關鍵詞: 蛋源;高通量測序;宏基因組學技術;微生物多樣性
摘要:

采用高通量測序的宏基因組學技術對我國蛋雞養(yǎng)殖相對集中的吉林、安徽、北京和河北4 個地區(qū)不同蛋源表面菌群多樣性進行分析,比較研究4 個地區(qū)蛋源表面微生物種類。結果表明:4 個地區(qū)蛋源表面細菌組成主要是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厚壁菌門(Firmicutes)、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吉林地區(qū)的蛋源樣品細菌組成為Actinobacteria、Firmicutes、Proteobacteria,相對豐度分別為49.12%、31.93%和8.41%。安徽、北京和河北地區(qū)的蛋源表面細菌組成相似,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3 個地區(qū)的優(yōu)勢菌門均為Proteobacteria,豐度均超過50%,分別為77.03%、57.93%和84.28%;不同地區(qū)樣品微生物屬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吉林地區(qū)的蛋源樣品中豐度較高的菌屬為考克氏菌屬(Kocuria)和短狀桿菌屬(Brachybacterium),豐度分別為10.1%和9.83%;安徽、北京和河北3 個地區(qū)菌屬分布較為相似,優(yōu)勢菌屬均為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且存在致病菌屬,即安徽地區(qū)蛋源樣品致病菌屬為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豐度為1.20%,北京地區(qū)蛋源樣品致病菌屬為Staphylococcus 3.53%和埃希氏菌志賀氏菌屬(Escherichia-Shigella)豐度為3.15%,河北地區(qū)蛋源樣品致病菌屬為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豐度為16.28%。可見不同地區(qū)蛋源表面主要微生物門水平和屬水平都存在一定差異性,相對豐度差異更顯著,北方地區(qū)與中部以南地區(qū)蛋源表面微生物差異明顯(P<0.01),北方地區(qū)更適宜禽蛋生產(chǎn),為保障液蛋制品的安全性,蛋制品企業(yè)應該根據(jù)蛋源表面微生物組成情況適當調整消毒處理方法,對液蛋制品加工行業(yè)有著重要意義。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桐柏县| 云林县| 福贡县| 仪征市| 麦盖提县| 开化县| 永川市| 临泽县| 道真| 高邮市| 怀集县| 万盛区| 吴堡县| 新安县| 济阳县| 榆中县| 长宁县| 烟台市| 故城县| 富锦市| 湄潭县| 鲁山县| 普定县| 彰化县| 长汀县| 东方市| 眉山市| 方正县| 上思县| 武陟县| 慈利县| 堆龙德庆县| 四子王旗| 阜南县| 贵定县| 东兴市| 青浦区| 仪征市| 麻阳| 旺苍县|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