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lǐng)學(xué)術(shù)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余甘子核仁油的體外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機理
來源:食品科學(xué)網(wǎng) 閱讀量: 149 發(fā)表時間: 2017-08-30
作者: 葛雙雙,張雯雯,李?坤,徐?涓,劉蘭香,鄭?華,張?弘
關(guān)鍵詞: 余甘子核仁油;體外抗氧化能力;多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抗氧化作用機理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余甘子核仁油的體外抗氧化作用,并探索多不飽串聯(lián)和脂肪酸的抗氧化機理。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l,DPPH)自由基與2,2’-聯(lián)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銨鹽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ate) radical,ABTS+·)為實驗對象,通過余甘子核仁油對2種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評估其體外抗氧化能力。結(jié)果表明:余甘子核仁油對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半抑制濃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為5.08?mg/mL,最大清除率為95.91%;對ABTS+·清除作用的IC50為9.84?mg/mL,最大清除率為98.58%。α-亞麻酸的清除自由基實驗表明,余甘子核仁油中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質(zhì)為α-亞麻酸等多不飽和脂肪酸。通過抗氧化前后混合脂肪酸的紫外光譜掃描、紅外光譜吸收,檢測到了氧化后混合脂肪酸中共軛脂肪酸和羥基脂肪酸的生成,并在DPPH自由基過量條件下,利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檢測到了單羥基脂肪酸的存在,從而證明多不飽和脂肪酸清除自由基反應(yīng)機理基至少包括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共軛化、單分子加成、碳碳雙鍵α-H氧化及環(huán)氧化。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乌海市| 公主岭市| 洮南市| 山丹县| 白玉县| 宁南县| 肇州县| 东阿县| 巴塘县| 德钦县| 库伦旗| 凌海市| 巫溪县| 莎车县| 喀喇| 阜城县| 磐石市| 普陀区| 新河县| 华亭县| 洛阳市| 长宁区| 拜城县| 合江县| 宣城市| 广宗县| 潢川县| 蒙阴县| 杨浦区| 大足县| 乐平市| 恭城| 马龙县| 临海市| 喜德县| 萨迦县| 饶河县| 新野县| 琼中| 东丽区|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