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shù)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負載EGCG的柚皮果膠-玉米醇溶蛋白納米顆粒的制備、表征及穩(wěn)定性
來源:導入 閱讀量: 159 發(fā)表時間: 2025-08-25
作者: 勞穎儀,余元善,溫靖,徐玉娟,徐振林,王弘,胡騰根,溫棚
關(guān)鍵詞: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玉米醇溶蛋白;反溶劑法;納米包封
摘要:

為提高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穩(wěn)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通過反溶劑法構(gòu)建負載EGCG的柚皮果膠(pomelo-peel pectin,PP)-玉米醇溶蛋白(Zein)(PP-Zein/EGCG)復合納米顆粒,并優(yōu)化制備參數(shù)。通過單因素試驗確定最佳條件:PP質(zhì)量濃度2.50 mg/mL并進行540 W超聲處理、Zein質(zhì)量濃度8 mg/mL、EGCG質(zhì)量濃度2.0 mg/mL。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表明納米顆粒的形成主要依賴于氫鍵、疏水作用及靜電相互作用;X射線衍射和微觀形貌顯示,EGCG被充分包埋在納米顆粒內(nèi),形成穩(wěn)定的球形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研究表明,PP-Zein/EGCG納米顆粒在加熱(50~100 ℃)、寬pH值范圍(3~11)、高離子強度(30~150 mmol/L NaCl)及高蔗糖質(zhì)量濃度(50~250 mg/mL)條件下均能維持EGCG的高保留率;且25 ℃貯藏42 d后,EGCG保留率為未包埋的1.46 倍。體外模擬消化表明,納米顆粒可通過核殼結(jié)構(gòu)有效防止EGCG的快速釋放和降解。本研究為EGCG的穩(wěn)定遞送和高生物利用度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永修县| 定结县| 名山县| 大城县| 黔西县| 湘阴县| 屏东市| 兴文县| 林西县| 广丰县| 布拖县| 洛扎县| 卢湾区| 建昌县| 阿勒泰市| 延川县| 托里县| 安阳县| 祁门县| 秦皇岛市| 平罗县| 商水县| 黔南| 莱阳市| 万荣县| 兴山县| 离岛区| 枣庄市| 江达县| 广灵县| 庆安县| 鹤庆县| 文安县| 镶黄旗| 绥滨县| 景德镇市| 邻水| 湘潭县| 枝江市| 石门县|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