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基于GC-MS技術分析燕山板栗果實糖組分及其含量特征
來源:導入 閱讀量: 162 發(fā)表時間: 2024-02-20
作者: 魏源, 馬亞特, 呂夢煬, 張海娥, 張京政, 王東升
關鍵詞: 燕山板栗;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可溶性糖組分;主成分分析法
摘要:

以燕山板栗品種(系)‘大板紅’‘燕寶’‘燕龍’“撫寧-12”“撫寧-8”“青龍巨栗”果實為試材,利用蒽酮比色法、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測定成熟果實的可溶性糖總量、組分含量,并計算其生化甜度值,分析不同品種(系)間可溶性糖的特點與差異,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對其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供試6 個燕山板栗品種(系)果實中共檢測出24 種可溶性糖組分,肌醇、葡萄糖、D-半乳糖、D-果糖、麥芽糖、蔗糖、棉子糖含量最高,占所有檢出可溶性糖組分的98%~99%。不同的品種(系)間,可溶性糖組分結構基本一致,但占比存在一定差異。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占可溶性糖總檢出量的64.71%~91.11%,平均占比達到82.17%,其次是麥芽糖,其含量占比為3.36%~17.49%,平均占比為8.60%,再者是由肌醇與葡萄糖組成的單糖,其含量占比為1.97%~4.14%。D-半乳糖、D-果糖、棉子糖占比較低,平均占比分別為0.52%、0.42%和0.77%。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可溶性糖與蔗糖表現(xiàn)出顯著正相關,D-果糖與肌醇同樣也呈顯著的正相關,D-半乳糖與生化甜度呈顯著負相關。通過PCA,綜合排名前三的品種(系)分別為“撫寧-12”、‘燕龍’和‘燕寶’。該研究結果可為燕山地區(qū)板栗資源特性評價及糖品質(zhì)調(diào)控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學參考。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滨海县| 福鼎市| 团风县| 来宾市| 江口县| 陆良县| 静宁县| 临沧市| 天水市| 阿克| 灵武市| 精河县| 大丰市| 正镶白旗| 保靖县| 疏附县| 奉节县| 靖安县| 化德县| 武定县| 温州市| 水富县| 密山市| 无极县| 孝感市| 喀什市| 邳州市| 资阳市| 闻喜县| 万宁市| 灵台县| 杂多县| 肇州县| 二连浩特市| 安吉县| 安顺市| 大悟县| 龙海市| 西平县| 来凤县| 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