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索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inlJ基因在噬菌體敏感性和生物被膜中的作用及功能,本研究通過同源重組構(gòu)建inlJ基因缺失株Lm NJ05-ΔinlJ,鑒定其生長、黏附及侵襲特性,解析其對噬菌體敏感性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機制。結(jié)果表明:與野生型Lm NJ05相比,構(gòu)建的缺失株Lm NJ05-ΔinlJ對RAW264.7細胞的黏附率和侵襲率分別為20.05%和4.42%,黏附和侵襲能力顯著減弱;Lm NJ05-ΔinlJ對李斯特菌噬菌體vB-LmoM-NJ05的成斑率提高至2.72 倍;體外裂解分析表明噬菌體vB-LmoM-NJ05對缺失株Lm NJ05-ΔinlJ裂解效果更強;噬菌體效價分別在105 PFU/mL和108 PFU/mL能夠完全抑制和清除Lm NJ05-ΔinlJ生物被膜;生物被膜形成相關(guān)基因的轉(zhuǎn)錄分析表明,噬菌體作用缺失株Lm NJ05-ΔinlJ后,degU、agrA、agrD、luxS、yneA、recA和hpt基因的轉(zhuǎn)錄均下調(diào)(表達水平趨向于0)。由此可見,inlJ基因的缺失能夠增強Lm對噬菌體敏感性,下調(diào)Lm對細胞侵襲力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因此,內(nèi)化素基因inlJ不僅具有調(diào)控Lm自身的作用,還能夠調(diào)節(jié)其對噬菌體的相互作用,為噬菌體的生物防控技術(shù)開發(fā)和應(yīng)用奠定基礎(chǔ)。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