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新疆維吾爾族腸道中高產胞外多糖雙歧桿菌的篩選及其抗氧化活性
來源:食品科學網 閱讀量: 169 發(fā)表時間: 2020-04-26
作者: 蔡靜靜,徐曉裕,張艷,張亞川,魏小晶,闞澤宇,倪永清
關鍵詞: 雙歧桿菌;重復基因外回文序列-聚合酶鏈式反應;胞外多糖;抗氧化活性
摘要:

使用Wilkins-Chalgren厭氧菌瓊脂和BSM培養(yǎng)基作為篩選平板,結合重復基因外回文序列-聚合酶鏈式反應和16S rRNA序列分析,對新疆維吾爾族嬰兒及其母親糞便中的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進行分離鑒定,并篩選出高產胞外多糖的雙歧桿菌,測定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及菌株的耐受性和黏附性。結果顯示,20 份糞便樣品中共分離出52 株雙歧桿菌,其中假小鏈雙歧桿菌(B. pseudocatenulatum)14 株,假長雙歧桿菌(B. pseudolongum)8 株,兩歧雙歧桿菌(B. bifidum)9 株,短雙歧桿菌(B. breve)7 株,長雙歧桿菌嬰兒亞種(B. longum subsp. infantis)5 株,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 animal subsp. lactis)6 株以及長雙歧桿菌(B. longum)3 株。經過表型初篩和苯酚-硫酸法復篩,共篩選出7 株高產胞外多糖的雙歧桿菌,37 ℃發(fā)酵36 h后胞外多糖產量均可達400 mg/L以上。抗氧化活性實驗結果表明7 株雙歧桿菌所產的胞外多糖對過氧化氫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此外,菌株BF66-16相較于其他幾株雙歧桿菌具有較強的胃腸液耐受性以及黏附性,因此來源于嬰兒糞便的BF66-16可以作為潛在的抗氧化菌株應用于制藥和食品工業(yè)中。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岳池县| 江华| 瓮安县| 凤城市| 永定县| 嘉义市| 衡阳市| 海盐县| 宣汉县| 屏边| 望城县| 聂荣县| 湛江市| 宁强县| 宿迁市| 灵丘县| 定州市| 寿宁县| 台北县| 石阡县| 湟源县| 亚东县| 噶尔县| 即墨市| 建昌县| 河间市| 南投县| 无锡市| 禄劝| 瑞昌市| 济南市| 灵川县| 永济市| 云梦县| 宁陕县| 株洲市| 韶关市| 临城县| 潜江市| 楚雄市| 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