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lǐng)學(xué)術(shù)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不同品種板栗貯藏前后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來源:食品科學(xué)網(wǎng) 閱讀量: 172 發(fā)表時間: 2017-06-07
作者: 徐娟, 梁麗松, 王貴禧, 馬惠鈴
關(guān)鍵詞: 板栗; 品種; 淀粉; 貯藏; 糊化特性;
摘要:

以9個板栗產(chǎn)區(qū)的12個主栽品種為試材,測定貯藏前后不同品種板栗淀粉的糊化特性及直鏈淀粉含量,比較不同品種板栗貯藏前后淀粉糊化特性的差異,探討板栗淀粉糊化特性與直鏈淀粉含量的關(guān)系。結(jié)果表明:貯藏前后,各品種糊化特性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稀懈值和峰值時間在貯藏后降低;回冷值顯著上升58.5~861cp;最終粘度和糊化溫度變化趨勢與品種有關(guān):小紫油栗、葉里藏、粘底板、SQ022、青扎的最終黏度,大板紅、泰栗一號、小紫油栗、SQ022、六合中熟的糊化溫度升高,而其他品種的最終黏度和糊化溫度呈下降趨勢。貯藏后,不同品種各RVA譜特征值的各變異系數(shù)(除糊化溫度)均降低,各品種間差異程度縮小。貯藏前,各品種直鏈淀粉含量在17.21%~32.78%之間;貯藏后,直鏈淀粉含量增加0.18%~10.41%。相關(guān)分析表明,貯藏前后,直鏈淀粉含量與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終黏度、稀懈值呈負(fù)相關(guān),而與回冷值、糊化溫度和峰值時間呈正相關(guān)。板栗淀粉的糊化特性與直鏈淀粉含量密切相關(guān),不同品種間的差異主要由品種自身的遺傳特性決定。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津南区| 墨玉县| 门源| 合水县| 通海县| 平昌县| 紫阳县| 桃园县| 抚宁县| 会宁县| 莫力| 江孜县| 江口县| 衡南县| 镇江市| 融水| 宝丰县| 井陉县| 紫云| 德清县| 玉田县| 弋阳县| 怀仁县| 平乐县| 河北省| 林西县| 本溪| 庆元县| 甘德县| 临江市| 电白县| 沙湾县| 淳安县| 资兴市| 彝良县| 黔西县| 靖边县| 峨边| 太白县| 冷水江市|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