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集呼倫貝爾草原短尾羊以及其他地區(qū)(鄂爾多斯、阿拉善、寧夏、榆林)綿羊和山羊股二頭肌和背最長肌214 份,測定4 種常規(guī)營養(yǎng)素(水分、灰分、脂肪和蛋白質(zhì))并進(jìn)行描述性統(tǒng)計和聚類分析。結(jié)果表明,草原短尾羊肌肉水分、蛋白質(zhì)、脂肪和灰分質(zhì)量分?jǐn)?shù)分別為(75.86±2.96)%、(20.88±2.90)%、(2.91±2.26)%和(1.65±0.78)%,水分含量低于GB 18394—2020《畜禽肉水分限量》規(guī)定的羊肉水分限值(≤78%)。輝蘇木濕地和伊敏蘇木草原森林交錯區(qū)綿羊肌肉樣本水分含量顯著高于錫尼河?xùn)|蘇木地區(qū)(P<0.05、P<0.01),肌間脂肪含量則極顯著低于錫尼河?xùn)|蘇木地區(qū)(P<0.01);羔羊水分含量極顯著高于成年羊(P<0.01),灰分和蛋白質(zhì)含量極顯著低于成年羊(P<0.01)。草原短尾羊與呼倫貝爾其他品種羊相比,蛋白質(zhì)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肌間脂肪含量顯著高于本地山羊(P<0.05)。除寧夏外,呼倫貝爾綿羊肌肉水分含量顯著高于其他地區(qū)綿羊肌肉樣本(P<0.05),而肌間脂肪含量顯著低于鄂爾多斯和阿拉善綿羊肌肉樣本(P<0.05)。聚類分析結(jié)果顯示,不同地區(qū)綿羊肌肉樣本有聚類分離趨勢,說明營養(yǎng)素模式不同,對樣本分離貢獻(xiàn)由大到小依次為水分、灰分、脂肪和蛋白質(zhì)。綜上,草原短尾羊肌肉常規(guī)營養(yǎng)素模式存在地區(qū)和品種差異。
2023年第37卷 2022年第36卷 2021年第35卷 2020年第34卷 2019年第33卷 2018年第32卷 2017年第31卷 2016年第30卷 2015年第29卷 2014年第28卷 2013年第27卷 2012年第26卷 2011年第25卷 2010年第24卷 2009年第23卷 2008年第22卷 2007年第21卷 2006年第20卷 2005年第19卷 2004年第18卷 2003年第17卷 2002年第16卷 2001年第15卷 2000年第14卷 1999年第13卷 1998年第12卷 1997年第11卷 1996年第10卷 1995年第09卷 1994年第08卷 1993年第07卷 1992年第06卷 1991年第05卷 1990年第04卷 1989年第03卷 1988年第02卷 1987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