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lǐng)學(xué)術(shù)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介質(zhì)阻擋放電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對宰后羊肉嫩度的影響
來源:導(dǎo)入 閱讀量: 231 發(fā)表時間: 2024-02-20
作者: 杜曼婷, 高夢麗, 黃俐, 李可, 胡建行, 白艷紅
關(guān)鍵詞: 介質(zhì)阻擋放電低溫等離子體;羊肉;冷藏;嫩度
摘要:

以宰后羊雙側(cè)背最長肌為研究對象,在宰后不同貯藏時間利用介質(zhì)阻擋放電(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低溫等離子體進行處理,通過分析貯藏期間樣品pH值、菌落總數(shù)、肌原纖維小片化指數(shù)(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以及肌原纖維超微結(jié)構(gòu),明確在宰后不同時間進行DBD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對羊肉嫩度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在貯藏過程中,宰后6 h和12 h進行DBD低溫等離子體處理的羊肉貯藏至12 h時pH值均顯著低于其他處理組(P<0.05);宰后12~72 h時用DBD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樣品的菌落總數(shù)較未處理組顯著降低;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各處理組MFI逐漸增大,且在6~72 h內(nèi)呈顯著上升趨勢(P<0.05),在72 h后趨于穩(wěn)定;宰后6~24 h進行DBD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樣品的MFI增長速率總體顯著高于其他樣品組(P<0.05);宰后成熟早期(6~24 h)DBD低溫等離子體處理組肌節(jié)長度在貯藏24 h時顯著變短(P<0.05),且低于其他組別,且24 h處理組在貯藏24 h時肌節(jié)長度最短。綜上,宰后12~24 h時使用DBD低溫等離子體處理羊肉在減菌的同時對其嫩度的影響效果最小。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宝鸡市| 郑州市| 什邡市| 平舆县| 綦江县| 嘉荫县| 江华| 金溪县| 盐亭县| 公安县| 大冶市| 贵州省| 页游| 德兴市| 墨玉县| 武穴市| 泰兴市| 吉林省| 绵阳市| 丹东市| 尉犁县| 汉寿县| 精河县| 无为县| 石嘴山市| 泌阳县| 涞水县| 神农架林区| 冕宁县| 台中市| 永春县| 大方县| 尼勒克县| 江西省| 白水县| 陈巴尔虎旗| 赤水市| 蒲城县| 治多县| 桃园市|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