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熱處理香榧種子油中美拉德產物的生成及其對兩種總酚測定方法的影響
來源:食品科學網 閱讀量: 164 發(fā)表時間: 2023-08-11
作者: 許曉君,羅凡,方學智,杜孟浩,胡立松,龍奇志,鐘海雁
關鍵詞: 美拉德產物;總酚測定;福林-酚法;固藍BB鹽法
摘要:

通過測定香榧種子油褐變指數(shù)與3-脫氧葡萄糖醛酮、丙酮醛及5-羥甲基糠醛3 種美拉德產物的含量驗證美拉德反應的發(fā)生并進一步考察3 種產物對福林-酚法與固藍BB鹽法測定總酚的影響。結果表明:香榧籽在150 ℃熱處理90~120 min時,福林-酚法測得的油脂總酚含量上升,而固藍BB鹽法的測定結果與之相反。低溫長時熱處理及高溫處理皆會引起香榧種子油在294 nm波長處吸光度上升,且在經高溫(150 ℃)處理的油樣中檢出了3-脫氧葡萄糖醛酮(0.21~0.47 μg/g)與5-羥甲基糠醛(0.06~0.40 μg/g),在各加熱條件的油樣中皆檢出丙酮醛(0.67~1.73 μg/g)。福林-酚法測定中,3-脫氧葡萄糖醛酮、丙酮醛在765 nm波長處的吸光度皆隨濃度增大呈線性升高,同濃度3 種美拉德產物在此波長處的響應排序為3-脫氧葡萄糖醛酮>丙酮醛>5-羥甲基糠醛;3-脫氧葡萄糖醛酮的存在會造成福林-酚法測定結果偏大且干擾程度與樣品總酚含量無關,而與其本身濃度呈正相關。固藍BB鹽法測定中,3 種美拉德中間產物在42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變化皆不顯著。因此,針對加工過程中易形成3-脫氧葡萄糖醛酮、丙酮醛的食品基質,選擇固藍BB鹽法替代福林-酚法測定總酚含量可降低這兩種物質對定量的干擾。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达孜县| 板桥市| 新绛县| 荔波县| 临夏市| 钦州市| 光泽县| 平利县| 永泰县| 曲阜市| 彭山县| 安陆市| 东至县| 株洲市| 揭东县| 陕西省| 台南市| 洪洞县| 库伦旗| 车致| 昌吉市| 安泽县| 正定县| 景宁| 宁南县| 东台市| 汉沽区| 晋江市| 浑源县| 平罗县| 福建省| 邻水| 柯坪县| 兖州市| 广东省| 和平区| 曲沃县| 西城区| 托里县| 鸡泽县|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