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基于氣味活度值法的凌云白毫發(fā)酵茶香氣特征分析
來源:食品科學網(wǎng) 閱讀量: 256 發(fā)表時間: 2023-08-11
作者: 陽景陽,梁光志,李子平,梁賢智,陳遠權
關鍵詞: 凌云白毫;香氣成分;氣味活度值;發(fā)酵茶
摘要:

為分析不同類型凌云白毫發(fā)酵茶的香氣成分差異及呈香特點,采用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鑒定茶葉香氣成分,運用氣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確定關鍵風味組分,結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聚類分析和感官審評對凌云白毫發(fā)酵茶香氣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共鑒定出48 種香氣成分,其中15 種關鍵和修飾性風味組分(OAV>0.1),PCA模型(R2X(cum)=0.984,Q2(cum)=0.846)和OPLS-DA(R2X(cum)>0.7,Q2(cum)>0.9)模型擬合度高,主要差異成分為芳樟醇、異戊醇、2-甲基丁醛、β-紫羅蘭酮、壬醛和茉莉酮。聚類分析將15 種香氣成分分為3 類,I類包含吲哚、脫氫芳樟醇,II類包含芳樟醇、壬醛、苯乙醛、己醛、2-甲基丁醛、異戊醛、苯乙醇和異丁醛,III類包含茉莉酮、β-紫羅蘭酮、水楊酸甲酯、2-正戊基呋喃和二甲基硫,烏龍茶組表現(xiàn)突出的香氣組分為I類,紅茶組為II類,白茶組為III類,黃茶組為II、III類,分析所得各茶類的香氣特點與感官審評的香氣評價相符。OAV法處理氣相色譜-質譜數(shù)據(jù),再結合PCA、OPLS-DA和聚類分析,可以實現(xiàn)不同工藝發(fā)酵茶的區(qū)分和評價,研究結果可為凌云白毫多茶類的深入開發(fā)提供一定參考依據(jù)。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布尔津县| 西和县| 乌兰察布市| 克东县| 弋阳县| 武冈市| 乌拉特前旗| 云梦县| 西充县| 白沙| 加查县| 阳朔县| 六盘水市| 鱼台县| 宜昌市| 颍上县| 佛学| 高州市| 宿迁市| 青铜峡市| 十堰市| 本溪市| 玉树县| 禹州市| 阿图什市| 南宁市| 南部县| 西安市| 卫辉市| 卓尼县| 伽师县| 白水县| 沙田区| 泗阳县| 苏尼特右旗| 蒲城县| 武宣县| 汶川县| 江陵县| 河津市| 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