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lǐng)學(xué)術(shù)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一氧化氮處理對馬鈴薯采后塊莖愈傷的促進及機制
來源:食品科學(xué)網(wǎng) 閱讀量: 194 發(fā)表時間: 2020-12-03
作者: 韓占紅,王斌,楊瑞瑞,楊乾,李志程,Dov PRUSKY,畢陽
關(guān)鍵詞: 馬鈴薯塊莖;一氧化氮;愈傷;苯丙烷代謝
摘要: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處理對馬鈴薯塊莖愈傷的影響,探討其機理。方法:以‘隴薯7號’馬鈴薯塊莖為試材,人工模擬損傷后,用0.5 mmol/L NO供體硝普鈉(sodium nitroprusside,SNP)溶液浸泡損傷塊莖10 min,于常溫黑暗條件下進行愈傷處理。測定愈傷期間損傷塊莖的質(zhì)量損失率和Fusarium sulphureum損傷接種塊莖的病情指數(shù),觀察愈傷期間損傷塊莖傷口處軟木脂和木質(zhì)素的積累情況,分析傷口處組織苯丙烷代謝情況、過氧化物酶活性以及H2O2含量。結(jié)果:NO處理有效降低了愈傷期間損傷塊莖的質(zhì)量損失率和損傷接種塊莖的病情指數(shù),愈傷第7天時,SNP處理組塊莖的質(zhì)量損失率和病情指數(shù)比對照組分別低43.5%和27%。NO處理促進了塊莖傷口處聚酚軟木脂、聚酯軟木脂和木質(zhì)素的積累,愈傷第7天,處理組塊莖的聚酚軟木脂、聚酯軟木脂和木質(zhì)素細(xì)胞層厚度分別比對照組高25.2%、27.3%和23.6%。NO處理還顯著提高了塊莖傷口處組織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增加了總酚、類黃酮和木質(zhì)素的積累,愈傷第14天,處理組塊莖PAL活力和總酚、類黃酮、木質(zhì)素含量分別比對照組高75.3%、31%、39.6%和32.8%。此外,NO處理還顯著增加了塊莖傷口處的過氧化物酶活力和H2O2含量(P<0.05)。結(jié)論:NO激活了馬鈴薯塊莖傷口處組織的苯丙烷代謝,提高了過氧化物酶活力和H2O2含量,加速了傷口處軟木脂和木質(zhì)素的積累,從而促進了馬鈴薯塊莖的采后愈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瑞安市| 长沙市| 密山市| 务川| 黄陵县| 巫山县| 龙井市| 平江县| 甘肃省| 遂昌县| 南康市| 崇阳县| 南雄市| 潜山县| 石门县| 格尔木市| 东源县| 涟水县| 靖江市| 南宫市| 峨眉山市| 济阳县| 五台县| 铜梁县| 大名县| 穆棱市| 华宁县| 和林格尔县| 赫章县| 阿巴嘎旗| 文昌市| 丰都县| 合川市| 西贡区| 晋中市| 杭锦后旗| 澎湖县| 海兴县| 柏乡县| 林芝县|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