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冷藏過程中氣調(diào)包裝燒雞的理化特性及腐敗菌分析
來源:食品科學網(wǎng) 閱讀量: 154 發(fā)表時間: 2023-10-30
作者: 張莉,馬云昊,王穎,徐寶才
關鍵詞: 燒雞;氣調(diào)包裝;高通量測序;腐敗菌;微生物多樣性
摘要:

為探究氣調(diào)包裝燒雞冷藏過程中的理化特性和微生物多樣性及其動態(tài)變化,本實驗將高通量測序技術與傳統(tǒng)分離鑒定方法相結合,以燒雞為研究對象,研究氣調(diào)包裝(25% CO2/75% N2)燒雞在4 ℃貯藏10 d過程中理化指標和微生物的變化。結果表明,貯藏期間燒雞中揮發(fā)性鹽基氮含量和菌落總數(shù)呈顯著上升趨勢(P<0.05);pH值在貯藏后期顯著下降(P<0.05);硫代巴比妥酸反應物值在貯藏末期趨向平穩(wěn)(P>0.05),這些變化與氣調(diào)包裝中氣體成分有關。燒雞微生物物種豐富度在貯藏初期最高,隨后逐漸下降。在貯藏初期,腸桿菌(Enterobacteriaceae)、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和氣單胞菌(Aeromonas)的相對豐度較高;在貯藏中后期,魏斯氏菌屬(Weissella)和腸桿菌相對豐度較高。魏斯氏菌屬、腸桿菌、乳球菌屬(Lactococcus)和明串珠菌屬(Leuconostoc)的相對豐度在貯藏期間逐漸增加,具有生長優(yōu)勢。從MAP燒雞中分離鑒定出6 株腐敗菌,分別為彎曲乳桿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蠟樣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沙福芽孢桿菌(Bacillus safensis)、哈夫尼菌屬(Hafnia sp.)、腸桿菌(Enterobacter sp.)和液化沙雷氏菌(Serratia liquefaciens),這些腐敗菌是使燒雞在氣調(diào)包裝條件下發(fā)生腐敗的主要原因。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漠河县| 卢龙县| 开鲁县| 万年县| 台山市| 哈尔滨市| 玉门市| 交城县| 谷城县| 卫辉市| 文登市| 阜新| 陕西省| 荃湾区| 呼图壁县| 凤庆县| 德钦县| 乳山市| 甘德县| 齐河县| 高尔夫| 新野县| 三穗县| 临颍县| 曲麻莱县| 潍坊市| 中江县| 临江市| 郸城县| 白银市| 易门县| 栖霞市| 噶尔县| 德惠市| 来宾市| 姚安县| 延边| 定结县| 长顺县| 阳新县|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