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不同品種山藥蒸制過程中淀粉消化率及抗氧化活性
來源:食品科學網 閱讀量: 176 發(fā)表時間: 2022-10-24
作者: 余佳浩,倪曉瑜,黃秀彥,馮思敏,邵平
關鍵詞: 山藥;蒸制;抗氧化活性;淀粉消化率;微觀結構
摘要:

本實驗以不同品種山藥的淀粉相關特性、生物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和微觀結構為評價指標,研究蒸制時間對鐵棍山藥、淮山藥、糯山藥3 種山藥的營養(yǎng)品質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并探究山藥微觀結構和品質變化的內在聯(lián)系。結果表明,蒸制處理后,3 種山藥樣品中的總淀粉質量分數(shù)和抗性淀粉質量分數(shù)均顯著減少(P<0.05),但可消化淀粉(快消化淀粉和慢消化淀粉)及表觀直鏈淀粉質量分數(shù)顯著增加(P<0.05),同時山藥淀粉的持水力增強,溶解度下降。3 種山藥中,蒸制15 min的淮山藥總可溶性多酚和總黃酮含量最高,分別為1.04 mg/g和0.83 mg/g,同時,其抗氧化能力也最強,鐵離子還原力、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羥自由基清除率分別為165.56 μmol/g、58.15%和82.26%。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蒸制后山藥樣品顆粒呈特征性的塊狀和不規(guī)則的結構,表面粗糙并有裂縫。綜合比較,蒸制時間對3 種山藥樣品的品質特征及活性成分的影響差異較大,蒸制15 min后山藥樣品的總可溶性多酚和總黃酮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也最強,蒸制20 min后山藥樣品中的可消化淀粉含量較高,而生山藥的微觀結構特征較好,說明適度蒸制可以提高山藥淀粉的消化率和山藥的抗氧化能力。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呼玛县| 边坝县| 宾阳县| 江山市| 香格里拉县| 开江县| 云和县| 格尔木市| 蓬莱市| 比如县| 武陟县| 长岛县| 徐州市| 湖州市| 荥阳市| 农安县| 剑河县| 灵山县| 宁都县| 绥化市| 绥滨县| 馆陶县| 六枝特区| 桃江县| 台州市| 铜梁县| 张家港市| 榆林市| 诏安县| 泊头市| 宜章县| 安多县| 大石桥市| 石屏县| 道真| 三门县| 象山县| 舒城县| 黑水县| 丰顺县| 江北区|